跳到主要內容

優質教育基金研究計劃 探討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之行為模式、情意及社交技巧

優質教育基金研究計劃 探討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之行為模式、情意及社交技巧

優質教育基金研究計劃 探討特殊教育需要學童之行為模式、情意及社交技巧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聯同救世軍石湖學校今日(5月27日)舉行發布會,分享「分析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之行為問題模式,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改善及提升其情意及社交表達技巧」研究計劃的成果,吸引超過200名關心特殊教育的人士參加。

 

在優質教育基金支持下,救世軍石湖學校2016年邀請了教大莫慕貞教授及何福全博士共同開展研究,以問卷調查、實作驗證、訪談及個案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研究人員用三年時間,翻查了學校過去七至八年,69名有特殊需要學童曾出現的355個案例,了解他們最常出現的行為問題、成因及有效解決方法。

 

除救世軍石湖學校外,參與是次研究的尚包括中華基督教基順學校、才俊學校、香港正覺蓮社佛教普光學校、匡智屯門晨崗學校及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

 

研究發現,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出現行為問題,大多數和「要求被拒不被滿足」(約25%)有關,這包括心理慾望(10.85%)、喜好/習慣(9.58%)或生理慾望(如飢餓、如廁)(3.8%)未能得到滿足;此外,當學童受刺激或被指責時(約10.85%),都容易出現情緒行為問題。他們大多數會透過「不聽指示」(約33%)、「大叫」(約17.6%)和「傷害他人」(16.02%)來宣洩情緒;而「哭泣」和「傷害自己」亦有約7%。

 

研究又發現受訪學校普遍會以「紀錄冊」的方式,將學生的行為模式記錄下來,以便作出檢討及改善,而且具一定成效。然而,研究亦發現學校透過「獎勵計劃/口頭讚賞」以及「有意義的活動」亦能有效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但學校較少採用。

 

教大心理系評估與評鑑講座教授及評估研究中心總監莫慕貞教授表示:「情意及社交發展對於學童的身心健康、學習表現、人格塑造及社會適應等皆有深遠影響。同時,情意及社交發展對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整個學習生涯和生活質素擔當重要角色。因此,今次研究對了解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行為模式饒有意義。」

 

莫教授建議,學校可以考慮讓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多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例如擔任一些崗位;此外,多以口頭讚賞肯定他們,亦會有助提升這些學童的自信,減少行為問題的出現。

 

莫教授研究團隊收六間學校合共69名特殊學習需要學的生的數據進行分析。
莫教授研究團隊收六間學校合共69名特殊學習需要學的生的數據進行分析。
 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呂大樂教授在會議上致歡迎辭。
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呂大樂教授在會議上致歡迎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