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创新科技嘉年华2018

日期

2018年11月3日 - 2018年11月11日
10:00 - 19:00

地点

香港科学园

创新科技嘉年华2018

 

「创新科技嘉年华2018」主题为「创科生活・智慧未来」,将会提供展览、创意工作坊、研讨会和讲座、科学比赛、导赏团、舞台表演,以及互动游戏等多项精彩活动,让市民亲身体验创新科技对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创新科技嘉年华2018」所有活动费用全免,欢迎公众参与。部份活动须预先登记。

 

日期时间地点
2018年11月3、4、10及11日 (星期六及星期日)上午10时至下午7时香港科学园
2018年11月5至9日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智慧市民”是智慧城市的其中一个关键范畴。 文化和创意艺术与未来的智慧城市有密切相关,它们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培养未来劳动力的创造力。特首在2017年施政报告中亦提到加快发展西九文化区,建立香港的文化枢纽地位,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在可见将来,香港将需要更多受过艺术和文化教育并且具创造力的人才。

 

教大一直与本地中小学合作,利用最新技术开发创新之教程和相关教材,用于教授文化和创意艺术上,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协作和解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从中建立良好品格、开阔视野及传承中国文化等。教大于这次创新科技嘉年华,以「文化和创意艺术教学与创新」为主题,展出数个运用先进科技于文化和创意艺术教育的项目。

 

(一) 音乐教育新技术:虚拟乐器用于音乐演奏和创作

 

近年来,由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不断普及,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应运而生。就音乐创作而言,现在学生不用走进录音室,便能通过这些应用软件轻轻松松以各种虚拟乐器来进行小组演奏及音乐创作。

 

在香港教育大学知识转移基金支持下,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陈智伟博士和他的团队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一套适合香港学生和教师之音乐教程和相关教材,让大多数学生能以虚拟乐器学习和编写流行音乐。相关教材现已存于以下网页,供学生和教师免费下载 (https://sites.google.com/view/kt-project-mobile-composing)。

 

(二) 音乐创作融入STEAM教学

 

近年来,世界各地兴起STEM教学。「STEM」最早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并于1997年于初次使用这缩写。最近,教育界提出新的框架,即于原来的科学(Science) 、科技(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和 数学(Mathematics) 之上加入艺术 (Arts) 的意思。不管STEM或 STEAM,都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协作和解难能力等 。

 

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梁智轩博士设计出一个崭新的创意音乐课程,让同学由声音出发,以音乐作结。无论修读的学生有没有音乐背景,他们都可以一同经历作曲家的创作过程。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电子积木制作出一件独特的电子乐器,再通过一连串的协作活动,为这乐器创作出属于他们的音乐并且演奏出来。这些STEAM活动大大降低了学习音乐的门槛并同时提高音乐创作的趣味以及加强创造力的培养。

 

(三) 运用新科技于视觉艺术创作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现今视觉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绘画和雕塑形式。录像及互动数码等新媒体的诞生,不但丰富了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可令艺术作品具有互动性、参与性和对身体与空间的重新思考及经验等特质。

 

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洪强博士,将录像及互动数码媒体加入视觉艺术创作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如这展品就运用了一面内置摄影镜头的镜子, 配合研究团队自行研发的互动软件所产生的数码影像, 显示出物理, 光学及数码世界的三个空间:

 

当观众入场后将会发现有三个展示空间,亦同时有三个的自己出现:
(1) 第一个是现实中的自己
• 是具像的实体
• 最熟悉的自己和空间
(2) 另一个是反映在镜子中的自己
• 是和平现实中刚刚相反的自己和空间
• 存在于物理和光学原理之内的
(3) 第三个是数码程式中的自己
• 是透过摄影镜头角度所看见的自己和空间
是从镜子后的视觉角度重新看一次自己
这三个自己每一个都系真实而同时存在着的: 一个是空气中的自己;一个是物理及光学中的自己;另一个是数码化中的自己。

 

在这个展览中,其中一组三个自己的艺术装置, 要求观众 (你) 给自己几分钟的沉默,平静和稳定, 假如你能够成功经历这个时刻超过5秒的话,你会得到奖励:就是 — 一个更清晰的自己。另一组的艺术装置, 带领观者观赏一个刚过去的自己、时间和空间。

 

这个互动艺术装置的目的, 就是通过录像,镜像和数码图像来呈现不同的时空,让观众通过他们的实时参与而重新体验 “活在当下” 的真实和虚拟的意义。这装置项目正是创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一个新尝试,为观众提供新的视觉体验,激励参与者重新思考更多科技, 艺术与哲学相关的问题。

 

(四) 看动画·学历史

 

对不少学生而言,学习中国历史十分沉闷,翻开课本便可使人昏昏入睡。将中国历史和卡通片二合为一,让文天祥、孙中山等变身成卡通人物,正是香港教育大学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推行「看动画・学历史」计划的创意所在,藉以打破学习历史一定是沉闷的僵局,为历史教材掀起革命。

 

香港教育大学「看动画・学历史」计画旨在培养香港小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从中建立良好品格、开阔视野及传承中国文化。计划活动包括推出十辑动漫及相关教材,介绍各朝代的历史人物 。此计画由教大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负责,成员包括文学及文化学系讲座教授陈国球教授、中国语言学系系主任施仲谋教授、文学及文化学系助理教授冯志弘博士及许国惠博士。

 

每集动画短片长约六分钟,十集动画的历史人物横跨多个朝代,且来自不同阶层,包括孔子、屈原、张骞、张衡、杜甫、文天祥、李时珍、康熙、孙中山以及蔡元培。除动漫以外,并附教案、学习工作纸,免费供学校及公众下载,便利施教,藉此巩固及深化学童的历史文化知识。相关资料可到以下网页下载:http://www.eduhk.hk/chihistoryanime/

 

动画语言:粤语及普通话

 

其他详情,请浏览「创新科技嘉年华2018」网页:https://itm.gov.hk/activity-calendar/activityinnoc/

你可能也喜欢

典礼
香港教育大学三十周年校庆晚宴
日期

2024年11月23日
18:30 - 22:00

地点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三楼大会堂